废铜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废铜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访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委员动物检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斌

发布时间:2020-02-04 22:53:51 阅读: 来源:废铜厂家

——访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委员、动物检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吴斌

本报记者 姚 华 静 孟凡彦

标题书法 余师孟

大连的秋天异常美丽,各种颜色的渲染让心灵有了某种向往。总觉得生活在大连的人应该是幸福而且充实的。

对吴斌的采访约在下午两点。

两点整,当身着碎花衬衣、黑色机车皮夹克和牛仔裤的吴斌微笑着坐在我们面前,说实话我真的无法将面前这个纤秀、时尚、靓丽的女子与博士后、国家级微生物学专家、AOAC会员、国家WTO/SPS咨询专家等一系列头衔联系在一起。印象中的女科学家都是严肃的、呆板的、不苟言笑的、不善言谈的,穿着打扮也一定是“很普通”、“不漂亮”的。

而吴斌不是。

1968年出生的她,脸上化着很精致的妆,衣着时尚,爱说爱笑。

这样的她能耐得住寂寞搞科研?看上去很“物质”的她怎么会选择实验室这样“枯燥”的工作?署着她名字的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又是怎样取得的?

我们的访谈就从她为何高考选择食品工程专业开始。

每个时代,每个行业,总有属于自己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创新发展、英杰辈出的时代;我们的检验检疫事业,是把守国门、服务发展的事业。

“爱在岗位·质检人物”栏目的设置,是弘扬主旋律的需要,也是展示检验检疫群体形象的需要。

在质检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辛勤耕耘、涉猎广博、造诣精深的各级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一线质检工作人员,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以其智慧和汗水不断取得新成绩,无怨无悔地传承着激荡人心的精神特质。他们用奉献、忠诚、责任,担当起中国质检事业,担当起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事业,谱写出一曲曲平实而激越的感人乐章。

这是检验检疫系统的一个英雄群体,一个英才方队。我们本着科学、严谨、完善、实用的原则,真实生动地将他们的成长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来,将他们的思想、学术成果和奋斗历程记录下来,借此对质检人物进行一次检索和资料储存。同时,出于丰富质检行业文化的初衷,我们将在这个栏目里记录和挖掘质检人物的科研理念、工作经验、口岸视线和前沿胸怀,以此奉献给系统内外广大读者,敬请大家关注。

21年,她用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取得了近乎“残酷”的成绩。七千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她的付出、她的成长和她的收获……

“我觉得这个专业在当时是个‘冷门’同时也是个‘热门’,所以我很坚定地选择了这个专业,这可以说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也是个很有意义的学科。”吴斌侃侃而谈,言语中毫不掩饰自己对食品工程的热爱。

“为什么选择食品工程专业?我想是因为高中时不经意看到的一个介绍食品安全的电视短片,从短片我了解到中国当时的食品安全工程 跟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十分落后,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识很淡薄。而食品安全关系民生,关系人民的生活质量。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

吴斌是个聪慧的孩子,小学时严重偏科,数学好,语文却不好,但在快要考初中的前几个月,她发奋学习,竟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连一中,这件事在她当时所在的学校轰动一时。

吴斌也是个有目标有主见的孩子,高考时毅然选择了大连轻工学院食品工程系。

在大连轻工学院食品工程系学习的4年,为吴斌今天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查找资料、翻译材料到实验操作、撰写论文,每一门功课,每一次实验,每一页作业,每一篇论文,吴斌都会认真并且优异地完成,她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将与食品安全紧密相连。

1990年,走出大学校门的吴斌走上了她心仪的岗位——成为当时辽宁商检局第五检验处的一名检验员,并且与食品安全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此的21年里,她一直奋战在检验检疫一线,在食源性致病菌、天然毒素、食品安全、实验室管理、国家标准样品、动物检疫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共完成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项;主持完成国家标准样品20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6项。主编著作1部,副主编1部,参编12部;先后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公开发明专利4项。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个43岁的女人来说,似乎有些“残酷”,要知道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大量中外文资料的查阅、翻译,大量的实验操作、实验室数据,大量的实验证明和论文写作,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解读和诠释的。

这21年,正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间。

七千多个日日夜夜见证了她的付出、她的成长和她的收获。

忙碌的日子是笔财富。背着酒精灯、酒精棉、塑料袋、灭菌剪子跑企业,瓦房店、普兰店、庄河市的黑岛、长海县的大长山岛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1992年10月,24岁的吴斌被调到大连开发区商检局食品检验室。

风华正茂的她工作热情极高,因为在开发区她负责许多家食品企业,每天跟着“科长师傅”下厂、扦样,工作虽然忙碌,却让她感觉无比充实。

不久,一家日本独资企业引起了她的关注:这家厂在日本原是一家小作坊式的企业,但在开发区投入了很大的资金建厂,为在日本的母公司生产类似罐头样的软包装食品。因为是为日本国内母公司供货,这家食品厂对食品的质量并不太在意,认为生产出的产品不用检。为了应付检查,厂内的无菌室竟然只是用塑料布隔出的一个小房间!这让吴斌很震惊,这样的条件,食品质量如何保证?

为了帮助这家食品厂整改,吴斌和科长干脆住在厂里,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帮他们改正,然后将他们的产品扦样回来进行检测,合格了才出具检验报告,海关再依据他们的报告放行。

有一次,这个厂生产的一批产品因质量问题遭到退货,厂里为了声誉,隐瞒了此事,但自己却怎么也查不出原因。吴斌从海关得知这个消息后,主动上门帮他们查找问题,几经抽样检查,最终查出是因为厂里进原料蘑菇时把关不严,蘑菇细菌严重超标导致产品胀袋。

这次事件之后,厂里对吴斌非常信服。在她的帮助下,这个厂确定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且一直严格按照吴斌规定的流程把好食品安全关,直到现在再没出过大的食品质量事故。

1996年5月,吴斌被调回辽宁商检局,仍然在微生物检验室工作。这时的微生物检验室工作范围有所扩大,检验的食品由单一的袋装、罐装食品发展到水产类、肉类、山野菜、小杂品等多个领域,工作也更加忙碌。

那时候,吴斌经常背着酒精灯、酒精棉、塑料袋、灭菌剪子跑企业,瓦房店、普兰店、庄河市的黑岛、长海县的大长山岛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有一次,她去为秦皇岛的一家水产企业检测一批准备出口欧盟的扇贝丁,早晨6时左右出门,夜里扦完样返回家已是第二天凌晨。

此后的几年里,吴斌就是这样不停地跑山区、跑海岛,是大家公认的最勤奋的食品微生物检验员。

忙碌的日子是笔财富。

那段下厂的日子让吴斌明白了检验检疫工作的根本宗旨,从此把为国把关、为企业服务时刻放在心中。

在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感等多次重大突发疫情面前,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与检测人员一起加班加点,究竟牺牲了多少个本应与家人团聚的节假日,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

记得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之初,国际国内还没有公认的、通用的检测方法。遵照局领导的指示,吴斌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查阅国内外相关检测方法资料,咨询国内外流感病毒专家,短短一周之内就率先筛选出敏感、特异、简单快速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爱笑、爱玩、爱热闹的她真心喜欢实验室工作,而踏踏实实的一线工作培养了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吴斌是个喜欢学习并且善于学习的人。

上世纪90年代末,很多院校开始招收在职研究生。吴斌周围的很多人都报考了当时很热门的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在职研究生,吴斌没有着急报考,她在等,她一心只想读自己喜欢的食品工程专业,她在等母校的招生。

终于,1999年,她如愿成为大连工业大学金凤燮教授的研究生,勤奋如她,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学分。2002年,吴斌又来到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攻读博士,聪慧如她,拿够所有学分也仅用了半年时间。以至于很多朋友得知她又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都很震惊:这家伙什么时候读的啊?!她哪来的时间?!在朋友们眼里,吴斌爱笑、爱玩、爱热闹。他们不知道,她每一个周末都在大连的家和沈阳的学校之间奔波,每一个夜晚不是在实验室实验就是在灯下学习。那段读博的日子,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她的体重骤减了10斤,整个人瘦得几乎走了形。

读博期间,她了解到当时国际上许多人都在研究基因芯片,而做蛋白芯片研究的人很少。国内只有天津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主要用于农药、兽药检测。她打算开始蛋白芯片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研究方向确定后,她要到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相关研究人员的电话,坐上了去往天津的火车。

在天津,吴斌跟相关科研人员一起座谈、讨论,考察了几家大的生物技术公司,又去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合作伙伴南开大学,看他们做实验。从天津回来后,吴斌就开始准备材料,初试验,将蛋白芯片快速检测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研究作为自己博士生研究课题,并取得了成功。这项研究成果获得了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

“我真是非常喜欢实验室工作,我的付出也得到了很多回报、很多荣誉。”吴斌对“枯燥的”实验室工作的热爱溢于言表。

而从刚入局就跟着“师傅”翻译英文文献开始,再到下场、扦样、实验、检测,踏踏实实的一线工作培养了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1998年,国际权威组织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将食品标签方面的项目交给了中国。为了做好这个项目,原国家商检局向世界上100余个国家发出了有关标签方面的问卷,问卷收回来后,又从各地方局抽调了7人进京翻译食品标签及各国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出版食品标签及法律法规方面的书籍。吴斌就是其中一员。当时,女儿才10个月大,但为了国家商检局的这项工作,也为了了解国际上最前沿的有关食品方面的知识,吴斌将女儿扔给婆婆毅然来到北京。

在北京的1个月时间里,吴斌夜以继日地查阅、翻译各国的食品标签和文献,出色地完成了食品标签方面的两个国际项目,并由此完成了进口食品标签的规范,将其作为范本交给有关机构及进出口企业使用。

1999年12月,“三检”(商检、动植检、卫检)合一后,吴斌仍然在微生物检验室工作,担任副科长。

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室工作,新成立的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抽调吴斌等人组成5人小组,集中起来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指导书等实验室认证认可方面的工作。

只有英文版本没有中文版本,那就一切从零开始。

吴斌和同事们一起根据英文原版的ISO17025,一项一项地做。“那时候真是很拼命,天天泡在实验室,几乎每天都在加班,晚饭从来没回家吃过。”

3个月后,他们终于做出了范本。这个实验室认证认可、实验室管理方面的范本是全国检验检疫系统的第一个范本,书和光碟出来后,也成为全行业遵循的范本。

而吴斌也渐渐地成了实验室评审方面的主力,并陆续获得ISO14000、ISO9000、ISO18000、HACCP评审员资格。

现在,吴斌已成为国家实验室评审员,经常代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去全国各地对实验室进行评审。

搞科研要耐得住实验过程中的枯燥和寂寞。这其中包括科研立项前期大量的资料查阅和翻译,承受一次次实验的失败等等……

吴斌的本职工作是进出口产品的微生物检验,每天都忙于实验室检测,奔走各地扦样,但她一刻也没忘记做科研。早在1996年回到辽宁商检局时,吴斌就跟着老科长一起做了许多科研项目。

1999年,吴斌开始牵头做科研。

谈起做的第一个项目“嗜酸耐热芽孢杆菌致果汁饮料酸败的研究”,吴斌仍然记忆犹新。

当时,大连一家企业准备向美国出口一批苹果汁,但是,在产品试生产阶段发现总有批次果汁出现混浊等质量问题。吴斌和伙伴们去这个厂扦回样品进行试验,先后扦了10多批,历时大半年,进行了上百次筛选,终于发现是嗜酸耐热芽孢杆菌引起的果汁混浊。

她说,“我觉得这个专业在当时是个‘冷门’同时也是个‘热门’,所以我很坚定地选择了这个专业,这可以说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也是个很有意义的学科。”

她说,“我将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一切关心和支持我的领导、同事、亲人和朋友,我也会把他们的关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科技梦想。”

她说,“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过。这不是消极或者悲观,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过,是给我自己的激励,我告诉自己,每一天都不要虚度,要过的有意义,用心走一段最美的人生旅途。”

原因找到了,吴斌反复实验,为这个厂找到了杀灭这种菌的最佳时间和最佳温度,使这个厂的苹果汁顺利生产、顺利出口到美国。

吴斌将这次科研成果写成论文,在核心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三等奖。

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成绩必然会带来收获。

回首我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面临国外淡水鱼技术壁垒,吴斌带领实验室人员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刻苦钻研,顺利开展了鲤春病毒、锦鲤疱疹病毒、虹彩病毒和淋巴囊肿病毒等项目的检验,为辽宁淡水鱼的顺利出口提供了技术保障,受到了当地外贸企业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自我牺牲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条件之一。由于检验检疫系统与科研院所性质不一样,平时还要承担大量的检测任务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大部分科研工作需要在业余时间完成,加班加点是常事,而且要耐得住实验过程中的枯燥和寂寞。这其中包括科研立项前期大量的资料查阅和翻译,承受一次次实验的失败等等。”多年的科研工作让吴斌有了这样的领会。

2005年9月的一天,吴斌在网上看到美国一所大学贴在网站上的一个条目:该大学几名学者采用纳米技术,可检测出样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这一消息让长期从事微生物研究的吴斌非常震惊,她决定从事基于纳米材料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方面的研究。

怎样做好这个研究课题,将纳米技术与微生物免疫技术结合起来呢?吴斌上网查找,终于在大连化物所查找到了纳米材料方面的导师,这位导师是留日博士,在纳米技术研究方面有非常深厚的造诣。吴斌打电话给这位导师,听了他的想法后,导师非常欣喜地接纳了吴斌。

当时,吴斌已经在沈阳农大读完博士,她由此进入大连化物所博士后流动站。

在大连化物所,吴斌开始着手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到2008年11月出站时,她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她研究出的一系列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试纸条,经过5家同行业、10多家企业验证认为各项指标达到了要求。应用这些试纸条检测快速、方便、准确。以往检测致病菌正常情况下要用一周时间,而用这些试纸条检测,几分钟结果就出来了。目前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企业、大专院校、监督部门及医院,树立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的典范。

2006年,吴斌开始担任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动物检验科科长,在做好日常的动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的同时,吴斌继续着她的科研工作。

2006年6月,为应对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吴斌向国家申请了食品中天然毒素危害的风险评估项目。这是一个大项目,下面包含动物毒理学模型建立及检测方法体系研究;藻类毒素分布及其风险评价;玉米制品中单端孢霉烯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风险管理措施的研究;食品中致病性球菌及其毒素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等8个子项目。

与此同时,吴斌也开始领导一个“庞大”的团队。

这个50多人组成的团队,由吴斌牵头,成员包括丹东、东港、沈阳、营口等分支检验检疫局的科研人员,还有省内外大专院校的科研人员。

她和她的团队在水产品加工、食品生产、环境保护、海洋生物等领域进行了天然毒素风险评估的研究,这个研究应用价值非常巨大,国家可以根据这些研究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建议。

在带领团队进行食品中天然毒素危害的风险评估研究的同时,吴斌还带领动物检疫实验室开展了主要大中动物疫病分子生物学检测;多种水生动物疫病检测;经济动物疫病检测;细菌病检测;寄生虫病检测等一系列工作。解决了标准样品稳定性和均匀性等方面的技术疑难问题,研制了18种国家标准样品,这些样品包括细菌、毒素、病毒三大类,这些研究解决了国家及行业标准在使用中没有阳性对照的问题,并获得了技术突破,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和三等奖。

2009年,吴斌和伙伴们又开始了生物物种资源的研究,该项工作的开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生物物种鉴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我国进出口生物物种鉴定开辟了新的方向。

2010年,她带领团队与中国检科院联合开展荧光纳米技术定性和定量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1年,她主持完成的国家质检总局项目“食品中痕量病原微生物纳米稀土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已经通过了鉴定,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价值……

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过,每一天都不要虚度,要过的有意义,用心走一段最美的人生旅途。

成功的背后,更多的是汗水和辛劳。

“作为女人,我为家庭奉献的真的太少了。”谈起14岁的女儿,吴斌很内疚。这些年读学位、搞科研,她几乎没在家过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有一次“十一”长假,她原本计划带女儿出去玩,好好过个节,可为了准备实验室复评审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验收的材料,7天假期她6天在局里加班,甚至连午饭都忘了吃。父亲住院手术,她忙于开拓委托检验业务和科研攻关项目,直至出院她都没能陪护一天……

吴斌心里装着太多对家人的愧疚。

“我的成长得益于领导和同事们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我无以回报,只能加倍努力地工作。”吴斌总是这样说,她也这样做了。

21年来,检验检疫机构发生了很多变化,辽宁检验检疫局领导班子也换了好几茬,但是从没有改变过的是对科技兴检的重视,和对科研工作者的关心、支持和爱护。不断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引进了许多高精尖设备,如何利用这些设备完成高质量的科研项目,是吴斌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吴斌带领的辽宁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动物检验科是国家级特种经济动物疫病检测重点实验室,作为这支“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带头人,她认为:“作为团队的带头人首先自己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带领团队的每一个人热爱专业、热爱工作,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方向,要把每个人最大的效能发挥出来,避免不必要的竞争。”她总是激励大家,着眼长远,注意积累。

“有时候实验失败,或者结果做不出来,可落寞了,但是一次两次甚至几次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到年底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做。我总是跟大家说要注意积累,最好的体现就是课题、标准、论文。”

她的团队每年都有明确的培训计划,有定期的学术交流,有专人了解科研动态。工作时大家各有分工、团结协作,私底下大家又都是好朋友、好兄弟、好姐妹。

吴斌一直都倡导“玩、学两不误”,她笑着告诉我们,“很多次,我们利用周末一起出去玩,大家玩得可疯了,老鹰捉小鸡、‘杀人游戏’等等让我们乐此不疲!气氛特别好,特别放松。我喜欢我的团队,喜欢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2009年6月5日,身为科研工作者的吴斌作为2009品牌中国·大连品牌女性参加2009品牌中国(女性)高峰论坛,与张海迪、杨绵绵、杨澜、于丹、靳羽西、杨扬、罗雪娟等知名品牌女性一起发表演讲及参与对话,展示了检验检疫人的风采。

2011年2月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波特比奇市,美国FDA国际分析方法大会上,在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21个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117位资深专家面前,吴斌不仅代表中国,更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唯一代表,做了题为“中国微生物检测方法验证指南”的专题报告。以东方女性的美丽和智慧征服了国际同领域的学者和官员,他们给了她热烈的掌声和一致的认可。

对吴斌而言,这些辉煌的成绩已经属于过去,她接下来的目标是:加强与国外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合作,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她说:“我将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一切关心和支持我的领导、同事、亲人和朋友,我也会把他们的关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科技梦想。”

“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过。”这是吴斌的人生格言。“这不是消极或者悲观,把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过,是给我自己的激励,我告诉自己,每一天都不要虚度,要过的有意义,用心走一段最美的人生旅途。”

吴斌做到了。

北京天健医院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医疗信息查询

北京前海股骨头医院